桂花香,随风散

-回复 -浏览
楼主 2021-01-17 22:56:04
举报 只看此人 收藏本贴 楼主

        在持续的高温过后,上杭总算是迎来了春节期间的第一阵雨,昨晚还带着夏日般的暖意入睡,今晨一起床,就被穿过没关严的窗户的凉风习习冻个清醒。

        我的家乡是福建的一个小山村,与大多数的山村并无太大不同,唯一值得一提的便是它的名字了,“石示(zài)”头村,由于这个自创的字,现在的指示牌,标头,寨头,载头,礤头……原来一直生活的地方,现在成了每年春节才能回到的地方。

        其实我真正在这个山村度过的,仅仅是我的童年,所以每次回来牵引出来的也多是关于童年的回忆。

        当年的小学,如今已经成了幸福院,我倒是没看到几位老人家,每次经过都挺好奇的。

        现在我对童年的记忆已经记得的不多了,健忘的人啊。我记得当时的我应该顶着和小男孩无异的发型,最喜欢的是蹲在家门口的小沙坑里挖什么不知名的小虫子,嘴里还念念有词,念着跟现在跳皮筋类似的口诀。

        那个时候我还住在老房子里,是那种泥砖和木头搭建起的那种老房子。在上下楼踩着木质的阶梯会有好听的回响,轻轻的,空空的。二楼有个房间的门框上方,总是很吸引蜜蜂在那里搭建自己的家。

        我家门口正对着对面的梯田,梯田间错落分布着许多梅子树,也掺杂着几株桃树和梨树。梯田之上就是一小片小山丘,长着四季绿油油的树木。梯田之下是一条小溪流,那个时候的小溪流,清澈又热闹。

        从二楼望过去,恰恰好把这幅景色收入眼底,时而是随着清风翻滚的稻浪,时而是粉粉一片的梅花,时而是远看分不清的白色的桃花和梨花,时而又只有山上那片单薄的绿色。

        我家旁边,我妈和伯母当时种着一些蔬菜,那里曾经还有一棵枇杷树,至今用枇杷叶炖的汤水的味道仿佛还清晰地在味蕾上感受着。

        作为一个典型的南方小山村,花其实开得不多,不缺的许是那一株株桂花树了。那个时候,每到桂花时节,村子里各个地方分布着的桂花就静静地向世间抬起它娇小的脸庞,将它酝酿了许久的香气慢慢地,无声地散在山村里带着的空气中。

        那个时候,桂花的气味散在整个不大的小山村里,所以每走到一个地方,都能嗅到或浓或淡的香味。在桂花香里,叫上几个小伙伴,或是在小溪里翻着石头抓螃蟹,或是在哪个菜地里搭建个简易的小灶台烤地瓜,亦或是在哪座小山丘里采摘各种不知名的小山果……

        那个时候我爸到外地打工,而我妈要负责自己田地里水稻宝宝的生计,或者还得到哪里砍砍柴,所以我一般都是一个人在家的。

        记得有次我难得地跟着我妈去田地里,什么也不会的我在种着毛豆的田埂上自娱自乐。毛豆只是长着些绿叶,就像我一样还处于它的童年。打破我的无聊时光是只小青蛙,在农村应该算是小蛤蟆,看着它在田埂上熟练地蹦蹦跳跳,我也学着它一跳一跳。可惜我没有它娴熟的技术及那娇小的身子,一个毫无技术地跳跃,没千钧一发地在田埂边上停下,我圆润地滚到了下一级的田地里。

        幸运的是梯田之间的距离不大,田地里还储着不少的水,所以大抵是不疼的,只是浑身泥点子,不是太让人开心了。后面听我妈说,从那之后,我再也不跟她去田地里了。看来我当时年纪虽小,处女座的影响还是有的。

        那个时候春节可是众所期盼的日子,不仅可以穿上不怎么好看的新衣服,还可以“打饼子(来自不怎么权威的我的直译)”。说起小山村的好,大概就是邻里什么的都是多多少少有些关系的亲戚。

        初一时候,穿着新衣服,抱着要把别人家的年货搬回家的决心,“打饼子”大团队就开始出发了,走着不平整的小路、山路,一家一家地送上不怎么走心的新年祝福,就像万圣节“trick or treat”似的,说上一句“新年好”或者叫叫长辈问好一下,就会从他们手里get一抓糖果小饼干等等东西,所以就这么一家一家地,在稍微大点的孩子的带领下,走过那一条条不怎么好走的路。路上几个皮点的小孩,可能就偷偷从谁的小口袋里拿走一把喜欢的好吃的。

        到了晚上,就开始期盼起放烟花的时刻,或者叫几个小伙伴合资买一盒仙女棒,擦炮等小玩意儿,开始了小屁孩式的新年庆祝……

        如今回到这个小山村,现代化的住房一幢又一幢地挤在这个小山村里,老房子也塌了,枇杷树不见了,桂花树也少见了。

        清风一起,桂花香淡了,远了。

我要推荐
转发到